eDen  伊顿书屋

Ayzenth Global Concepts Inc.
Richmond, BC V6Y 1Y8
Canada

  • Home 主页
  • Readlogue 读书Click to open the Readlogue 读书 menu
    • Etymology 字源
    • Words 辞汇
    • Poetry Classics 古风古韵
    • Story of the Stone 再读红楼
  • Travelogue 行路Click to open the Travelogue  行路 menu
    • Photo Gallery 影像画廊
  • Translogue 翻译Click to open the Translogue 翻译 menu
    • Translation Notes 译园随笔
  • Creatlogue 创作Click to open the Creatlogue 创作 menu
    • 《玉人来:黄静英传》
  • About eDen 简介

Translation notes                                  译园随笔

译园随笔的第一篇一定要来写写这些年来做中英笔译的一些感悟。

做中英文笔译是从六七年前开始。虽然也知道翻译远不是精通两门语言便可以随意做的,但对于其中细微之处的体会,到底是隔了那一行的山,不甚了了。几年静心体悟下来,才切切实实地明白了鲁迅关于翻译曾说过的那句“字典在手,冷汗在身”。

翻译不同于写作。写作是关于作者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而翻译却是关于用另外一套符号体系对其他作者的想法和表达进行的再表达。因为都牵涉到表达,所以写作和翻译都对语言有基本的要求。又由于一个是表达,另外一个是再表达,作者与译者运用语言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最大的差别在于所表达想法的来源。作者要在对自己灵魂的探索中寻求灵感,而译者则要在对原文文本的探索中寻求思想。一个好的作者要有好的灵感,而一个好的译者要有好的理解力。

由此可见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对于翻译至关重要。这时有人会说了,只要能用原文语言进行阅读理解,不就可以进行翻译了吗?简单看来的确如此,但一般人的快速阅读理解当然只求对文章大意的理解,而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则要落实到每一字句段落中的全面细微之处。这中间的差别便如有大略的想法和将之写成一篇主题鲜明、论证严谨、逻辑分明、表述充分的文章一样。所以,写文章是缕清思路最好的办法之一,而按出版标准将一篇文章翻译出来也是透彻理解文章的好办法之一。

专业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不同于普通阅读理解之处还在于,译者的理解不仅要准确还必须是全方位的 --- 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含义,还需要将其放到原文语言文化和社会的特定环境中去理解,从而了解作者在词句中包含的更深入的内涵。所以译者的理解切忌线性化,而必须做到全息化。然而,译者毕竟是人,难免有思维圄于一隅之时之处。于是,不得不时时字典在手,常翻常阅;偶于惊觉自己的思维误区之时,不禁冷汗一身。

在这种全息化、深入细致的理解基础之上,译者还需要在另外一套语言符号体系中对理解到的原文意义进行复述。翻译理论早已界定要在另外一套语言符号系统中寻找到与原文文本完全对等的表达,发生的概率极低。换句话说,如果将原文文本的全部含义与译文文本全部含义视为两个圆圈的话,那么它们100%重叠的概率极低。而通常情况下,除了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之外,必然有原文文本没有被覆盖的部分与译文文本多出来的部分。严格从理论来说,重叠部分之外的这两部分应该算作翻译的失误。然而,在不损害原文文本基本意义、不引起含义误导的前提下,译文多出来的那部分有时反可以让译文的读者感觉行文更地道流畅。这时这些无关痛痒的“失误”不仅瑕不掩瑜,反倒会因瑕疵而更有特色。它们往往也因此成为译者特色和风格的标志。

越是基于对原文文本全息化的理解,翻译在落实到另外一套语言符号体系的复述过程中,越是要对原文文本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取舍。对于这种取舍在中国翻译界早就有“信、达、雅” (注1) 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这里的讨论主要还针对对一般实用性文本进行的着重于意义的翻译,如果涉及到翻译中更高级别的文学翻译时,还要考虑文字表达的形式和风格。在这些方面也必须做到对原文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复述,其复杂程度自然还要更加一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能做的是尽量选择接近于原文文本意义、形式和风格的复述。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完美的翻译作品,只有无限接近完美的翻译过程。因此说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点不为过。

这开篇只是简单笼统地说明专业化翻译中的点滴。其实不只翻译专业如此,其它所有细化分工的专业应该都是如此。在此,也以此开篇向所有以专业精神在本专业内深耕细作的专业人士表达敬意。

注释:

1. 信、达、雅:关于“信、达、雅”的翻译要求和标准作者的理解为,信:是针对字面意义层面的要求,指译文的意义要准确,忠实于原文;达:是针对译文广泛的社会、文化层面的涵义的要求,指译文对原文的再表述要尽量充分。算得上中国第一位文学家的庄子曾说,“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达便是要将这些不可言传之意在译文中作适当的表达;雅:是针对译文语言层面的要求,指译文的语言文字要地道、规范。“雅”字之意这里不释为高雅,而释为正。雅字的这个含义很常见。例如,“雅言”意为古代的官方语言,就像今天的普通话一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规范词汇含义和用法的辞典叫做《尔雅》。


Copyright 2015 Ayzenth Global Concept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Hosting by Turbify

Ayzenth Global Concepts Inc.
Richmond, BC V6Y 1Y8
Canada